韩国警惕中国产品涌入本地市场,海关拟严查标签造假

韩国警惕中国产品涌入本地市场,海关拟严查标签造假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以及去取消了长期适用的“800美元海关进口免税门槛”,自5月2日起,所有运往美国的低价包裹将面临关税。这一政策变动预计将对Temu和Shein造成沉重打击。这两家平台过去通过极低的价格策略在美国市场取得主导地位,仅去年一年,它们就占据美国海关处理的14亿件中国免税包裹的60%。

面对这一新政,Temu和Shein已开始通知美国消费者将面临价格上涨和广告减少的情况,但分析人士认为,销售额大幅下滑几乎不可避免。

与此同时,韩国业内对中国产品可能转向韩国市场表示担忧。韩国市场价格敏感、消费者数字化程度高,地理位置接近中国,因此可能成为中国制造商清理库存的理想销售渠道。业界担心,Temu、Shein与AliExpress三家中国平台或将成为这一倾销浪潮的主要通道。

据WiseApp-Retail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AliExpress在韩国的月活跃用户达913万,仅次于本地龙头Coupang,Temu则以831万名用户排名第四。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极有可能通过‘Al-Te-Shi’平台发起一轮清仓折扣攻势。”这一迹象已有所显现。2025年第一季度,韩国对中直接购买额同比增长11.5%,达7.86亿美元(约合1.12万亿韩元),而同期整体跨境电商交易额则下降4.4%。中国商品在韩国直接购买市场中占比已达57.9%,创下历史最高季度占比。

在本地电商平台和中小制造商尚未完全从消费疲软中恢复的背景下,行业专家警告称,若低价中国产品持续大量涌入,将削弱韩国本土企业竞争力,并可能将长期成本转嫁至消费者。

此外,韩国还面临原产地标签造假的风险。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些中国出口商可能会通过韩国进行产品转运,并将其错误标注为“韩国制造”,以规避美国关税。这种被称为“换标签”的违法行为正引发当局关注。为了防止贸易规避行为并保护本地产业,韩国海关正在筹备强化对中国产品的原产地检验措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