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此次关税措施除对所有国家统一征收10%进口税外,还对90多个对美贸易顺差国家额外加征11%至50%的“对等关税”,其中亚洲国家承受的税率居高不下,例如对柬埔寨征收49%、对越南征收46%。中国则被单独征收高达245%的进口关税,仅对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豁免。中国政府则以对美商品加征125%关税予以回击。
然而在4月9日,特朗普突然宣布关税实施将暂停90天,为美国与各国逐一谈判争取时间,并强调“先行谈判者将获得最佳协议”。
美国于4月5日起对新加坡实施10%的进口关税,引起了新加坡方面的高度关注。新加坡政府表示,双方正在持续接洽,推动问题解决,双方已就双边关系,特别是经贸与防务合作进行了讨论,其中包括此次美国加征关税一事。新加坡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就此议题保持沟通。
此次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市场动荡,也促使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多个国家寻求与美方谈判,新加坡是众多寻求豁免或重新谈判关税安排的国家之一。
近日,美方官员在多次媒体访问中提到,已有75个经济体与白宫接洽,寻求关税问题解决方案,包括日本、韩国、台湾、印度、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在东南亚地区,除新加坡外,越南、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也已展开类似磋商。
分析指出,新加坡作为美国最早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亚洲国家之一,有合理依据要求豁免此次单边征税措施,这不仅关乎协定的条文规定,也涉及其精神内涵。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并未在对新加坡的贸易中出现逆差。2024年,美国对新加坡的商品贸易顺差达28亿美元,较2023年的13亿美元增长84.8%。
白宫表示,已有超过15份初步协议提交供评估,各国正竞相争取在7月初截止日期前达成“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正在优先处理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和日本的协议,其他媒体亦将越南列为可能率先达成协议的国家之一,但中国尚未与美国开启新一轮谈判。
4月15日,美国商务部还宣布将启动新的调查,评估医药、半导体及相关制造设备和成品的进口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该项调查预计将在三周公众意见征询后出台新关税措施,相关税率或达25%。作为对美出口芯片和药品的重要经济体,新加坡亦将受到该政策影响。
目前,全球约70%以上的活性药物成分产自印度、欧盟、中国及其他国家,而美国则是全球最大药品消费国,占据全球制药市场约45%的份额。尽管美国在部分半导体领域具备制造能力,但在高端芯片方面仍严重依赖从台湾和韩国的进口。
面对多边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各国政府正通过多方协调和积极外交手段,力图维护本国企业利益和自由贸易原则。事态发展仍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