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关税影响,美国多品类电商订单同比下降超10%

受关税影响,美国多品类电商订单同比下降超10%

报告指出,特朗普政府持续推进的关税政策引发了消费者行为的重大转变,也迫使零售商和物流企业在成本上升的背景下调整战略,从而加剧了整个电商生态的动荡。

结果显示,在电子产品、运动用品、办公用品、家具、大型家电和化妆品等多个电商核心品类中,在线订单同比普遍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其中办公用品下降13个百分点,运动用品下降12个百分点,化妆品、家具及大型电子产品各下降10个百分点。只有食品杂货这一品类的表现与去年持平,成为少数未受明显影响的领域。

受关税影响,美国多品类电商订单同比下降超10%

同时,关税正在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物决策。34%的消费者因价格不确定性而推迟购买,28%则选择提前购买以避免潜在的关税上涨。更有高达66%的消费者表示,一旦海外商品价格上涨10%,他们将优先选择本土商品。还有20%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愿意“购买美国产品”。

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也促使品牌做出应对调整。近一半的受访企业表示已经提高了获得免费配送的最低订单金额门槛,或要求消费者加入会员方可享受免运费服务。

此外,企业普遍加强了对退货和末端配送成本的控制,许多卖家更重视到店自提和退货服务,而非一味追求更快的配送速度。三分之二的企业高管表示,过去一年每单配送成本上涨,削减末端配送费用已成为当前优先事项。

在消费模式发生变化的同时,物流和电商企业的合作关系也在重新调整。40%的受访企业在过去一年内将部分物流订单从UPS和FedEx等大型承运商转向其他服务商。

为了缓解成本压力,一些电商平台开始探索延长配送时间与批量合并订单的方式,尤其是面对更加愿意等待的Z世代消费者。这部分年轻消费者比其他群体更能接受一周以上的配送周期,也是当前仍然热衷于从如Shein、Temu等海外平台购物的主力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电商放缓的背景还包括更大的经济不确定性。美国政府此前对新一轮关税实施了为期90天的暂缓措施,该措施将于7月9日到期。一旦谈判未达成协议,关税可能重新上调至高达50%。

不仅如此,美国今年迄今为止美元贬值10%,创1973年以来最弱开年表现,进一步推高了进口商品成本。AlixPartners另一项“2025年企业转型调查”也显示,27%的企业认为关税和监管政策是仅次于政治不稳定(43%)的第二大经济风险因素。

当前关税政策正在“实质性地重塑消费者行为”,不仅改变了购买时机,还促使一部分需求“回流本土”,影响了品牌长期依赖的快速配送和低价进口商品模式。品牌面临重新评估供应链与定价策略的迫切压力,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来应对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

从趋势来看,美国消费者正逐步意识到贸易政策与日常消费之间的关联,而电商企业也被迫在提效降本与维持用户体验之间寻求平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