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节奏延长,Prime Day英美消费或创历史新高

消费节奏延长,Prime Day英美消费或创历史新高

英国市场同样表现强劲,消费者预期支出将达19亿英镑(约24亿美元),英美市场合计有望实现60%的年同比增长。

此次Prime Day不仅推动了亚马逊平台的销售,也带动了Walmart、Target等大型零售商加入竞争,纷纷推出促销活动。Walmart将促销周期延长至六天,高于去年的四天;Target则推出“Circle Week”活动,进一步拉长整个促销季。

消费者在活动中的购买偏好逐渐清晰。数据显示,高价值商品如电子产品、家电和运动器材成为优先购买对象;而生活用品、家居和食品杂货则以实惠价格吸引广泛关注。

折扣方面,服装产品平均降价24%,高于去年的20%;电子产品平均折扣为22%,电视和家电类分别为17%和16%。随着返校季临近,背包、文具、耳机和电脑等品类销售亦预期增长显著。

移动端购物趋势持续增强,预计通过智能手机完成的购物将占美国总销售额的52.5%,约合125亿美元。即时推送、限时折扣等促销机制进一步激发消费者的冲动型购买行为,使手机端交易成为主力。

与此同时,生成式AI正深刻改变消费者的购物方式。预计今年Prime Day期间,来自AI聊天机器人和虚拟助手的流量将同比增长3200%。尽管目前其份额仍小于搜索引擎和电邮营销,但增长速度远超其他渠道。

调研显示,55%的消费者计划使用AI进行购物研究,47%用于获取产品推荐,43%用来寻找优惠信息。其中92%表示AI提升了购物体验,87%更愿意通过AI完成更复杂或高价的购买决策。

“先买后付”(BNPL)服务也受到消费者欢迎。预计BNPL将在本次活动中占据线上总销售的8%,高于去年的7.6%。

当前通胀压力与贸易政策变动也影响着消费行为。在特朗普政府最新一轮关税措施下,美国对中国电子商品(如电脑、耳机等)暂时实施30%的有效税率,尽管低于原定的145%,但仍对价格构成上行压力。部分消费者选择借助本次大促提前购买以规避未来价格上涨。

不过,在强劲的增长预期下,今年Prime Day开局表现却略显疲软。根据Momentum数据,在活动开始前四小时,美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近14%。分析认为,促销时间延长至四天(此前为48小时),或使得消费支出更分散。此外,与返校季及其他购物节时间重叠,也可能削弱了开局阶段的抢购冲动。

亚马逊正通过延长活动时间、推出最高达50%的折扣以及新增面向Z世代的会员福利等手段,吸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尽管初期表现不及往年,但业界普遍认为这反映的是消费者行为和消费节奏的变化,而非兴趣下降。随着促销深入,消费趋势有望逐步回暖。

同时,英国市场亦希望借助Prime Day带动整体消费反弹。数据显示,英国2025年上半年网络零售额同比仅增长1.6%,高通胀与利率上升持续压制消费信心。业内认为,此次大促对疲软的下半年将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尽管整体销售预期积极,但中小卖家面临较大压力。价格竞争激烈、退货率高、平台依赖度强等问题使其承受巨大运营挑战。据Manhattan Associates统计,Prime Day订单的退货率或达55%,其中三分之一消费者会退回1至3件商品。高退货率已成为首要问题,直接影响客户满意度与卖家盈利能力。

为了应对退货和提升转化效率,卖家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工具。报告指出,通过AI导流的零售网站访问量在2025年6月同比激增1200%,用户在AI引导页面的停留时间提升23%,两个月内转化率翻倍,推动品牌加快数字化转型。

相关推荐